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中心
脑心聚焦
学会快讯
医药共享
走基层
典型病例
脑心同治用药标准
在线调研
学会之窗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往届回顾
会议中心
会议报道
会议信息
学术讲坛
专家访谈
精彩资料
特色服务
文献检索
继续教育
下载中心
名医名方
积分兑换
科普分会
分会简介
主任委员简介
治未病快讯
人活百岁不是梦
关于我们
脑心同治
专业委员会
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自动保存
忘记密码
新闻动态
脑心聚焦
学会快讯
医药共享
走基层
典型病例
脑心同治用药标准
在线调研
学会之窗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往届回顾
会议中心
会议报道
会议信息
学术讲坛
专家访谈
精彩资料
特色服务
文献检索
继续教育
下载中心
名医名方
积分兑换
科普分会
分会简介
主任委员简介
治未病快讯
人活百岁不是梦
关于我们
脑心同治
专业委员会
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脑心聚焦
脑心聚焦
ESC2009新闻快报
发布于:2009-06-05
浏览次数:872
分享到:
1. ICSS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短期安全性优于颈动脉支架
ICSS研究(国际颈动脉支架研究)安全性数据显示,6个月内出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至少在术后30天,CEA组的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CAS组(5.1%对8.5%)。亚组研究表明,CEA组新发缺血性损伤显著少于CAS组(14.1%对46.3%)。
美国心脏学会(AHA)候任主席拉尔夫?萨克(Ralph Sacco)教授:这是第3项未证实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治疗优于CEA的大型临床研究。AHA指南提出,在危险低于6%时实施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治疗才可能有益。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比较不同操作的疗效。远端血管保护装置可能能够降低卒中危险。
2.CLOTS-1研究:GCS未能预防急性卒中患者近端DVT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是卒中后常见死因。分级加压弹性长袜(GCS)可降低DVT术后危险,但其在卒中患者中还未得到充分证实。CLOTS-1研究(随机试验)比较了急性卒中住院患者使用与大腿等长的GCS或不使用GCS时DVT形成情况。加压多普勒超声(CDU)检查表明,使用GCS的患者[月][国]静脉和股静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DVT没有显著减少(10.0%对10.5%),皮肤破损、溃疡、水泡和坏死(5%对1%)反而多见。GCS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柳叶刀》(Lancet)杂志配发述评:在该研究中长袜并没有减少DVT或总体静脉血栓形成,反而损伤皮肤,并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卒中后患者不应再使用GCS,并应对指南进行修订。另外,在其他患者的处理中,也迫切需要评估GCS的使用价值。
3.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卒中单元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不高
预测急性卒中预后对指导治疗决策和评估严重并发症危险很重要。疾病严重程度评分(SIS)如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或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在重症监护学中都被用于预测患者转归。德国研究者对159例卒中单元中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S(SAPS、APACHE)不能提供有关卒中单元中普通患者转归的相关信息。原因之一可能是SIS评分值主要受患者年龄影响。但排除年龄因素后,个体评分体系会变得不太有意义。反映患者临床状态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则取而代之成为预测转归最有效的工具。
4.中国患者大脑后循环多发性脑梗死研究
中国四川华西医院研究者分析了34例磁共振(MRI)显示大脑后循环2处以上脑梗死患者的资料,结果表明,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椎动脉,其次为颅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中部和远端供血区同时梗死最常见(35.3%)。病变同时累及近端、中部和远端供血区或基底动脉损伤的患者可能有不良转归。
5.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与MCA狭窄和缺血性卒中不相关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学者研究表明,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年龄和收缩压是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缺血性心脏病史、MCA狭窄、视网膜病变、总胆固醇水平和年龄与缺血性卒中独立相关。未发现MCA狭窄和缺血性卒中与代谢综合征相关。
编辑:郭平
关闭
忘记密码?
更多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
更多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