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ASA发表两部新指南修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 ——为脑卒中远程医疗开“绿灯”
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脑卒中协会(ASA)日前在《Stroke》同期发表了两部新指南,建议修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定义并加强紧急干预,同时还肯定了急性脑卒中远程医疗的价值和可行性。(Stroke.2009年5月7日在线版)
症状持续时间不再是关键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症状持续时间,一直是区别TIA和脑卒中的要点。TIA的传统定义是:突发的血管源性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时间少于24小时。指南撰写组指出,是否存在梗死才是TIA和脑卒中的区别所在。过去5年来,大规模队列和人群研究均显示,10%~15%的TIA患者在3个月内发生脑卒中,其中更有半数发生在TIA后48小时内;MRI资料显示,根据这一定义诊断的TIA患者中约半数实际上发生了梗死。因此撰写组认为,传统的TIA诊断标准过于宽泛,应修改TIA的临床定义,并按照处理急性脑卒中的标准对TIA患者进行紧急评估和干预,以避免不良预后。建议将TIA定义修订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远程评估获肯定 根据已有的循证证据,指南撰写组对脑卒中远程医疗的实用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暂时无法进行床旁评估的情况下,借助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参考 CT和MRI检查结果,由脑卒中专家对患者进行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可获得与床旁评估相似的诊断准确度,因而具有可行性。此外,专家可以借助该系统与现场医务人员商议,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进行治疗。 撰写组专家认为,远程医疗将成为消除急性脑卒中诊治空间障碍的有效途径。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对急性脑卒中进行干预的效价比很高,可使社区患者更便利地获得专业医疗服务,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