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脑心聚焦
TIMACS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
发布于:2008-11-19 浏览次数:838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时机(the TIMing of Interven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TIMACS)研究显示,对于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发病24小时以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是安全的,获益超过延迟干预(发病36小时以后),高危患者尤其如此。

       TIMACS研究共纳入3031例患者,主要终点指标是死亡、新发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早期介入和延迟介入组之间6个月的主要终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9.7% vs. 11.4%)。早期介入与延迟介入相比,死亡、心肌梗死或顽固性心肌缺血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9.6% vs. 13.1%)。早期介入治疗使得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降低70%(1.0% vs. 3.3%)。两组之间大出血或其他安全性终点指标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适合实施血管重建,但是均属于高危患者,定义为满足下述3个条件中的两个:年龄>60岁、心电图提示缺血性改变或心肌标记物升高。

       对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风险评分较高的患者(评分> 140),早期介入组主要终点指标(死亡、新发心梗或卒中)的发生减少35%,早期或延迟介入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1%和21.6%。

       加拿大安大略省McMaster大学医学部的Shamir R. Mehta博士说,“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早期行介入治疗没有害处。实际上,高危患者可能从中获益。在临床实践中,早期实施介入治疗显然对整个医疗体系具有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