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中心
脑心聚焦
学会快讯
医药共享
走基层
典型病例
脑心同治用药标准
在线调研
学会之窗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往届回顾
会议中心
会议报道
会议信息
学术讲坛
专家访谈
精彩资料
特色服务
文献检索
继续教育
下载中心
名医名方
积分兑换
科普分会
分会简介
主任委员简介
治未病快讯
人活百岁不是梦
关于我们
脑心同治
专业委员会
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自动保存
忘记密码
新闻动态
脑心聚焦
学会快讯
医药共享
走基层
典型病例
脑心同治用药标准
在线调研
学会之窗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往届回顾
会议中心
会议报道
会议信息
学术讲坛
专家访谈
精彩资料
特色服务
文献检索
继续教育
下载中心
名医名方
积分兑换
科普分会
分会简介
主任委员简介
治未病快讯
人活百岁不是梦
关于我们
脑心同治
专业委员会
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脑心聚焦
脑心聚焦
卒中单元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于:2007-10-12
浏览次数:820
分享到:
王涛、张彩云于2007年在《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7月9卷15期上发表了《卒中单元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主要内容如下。
入选病例为2004年3月~2005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27例,男70例,女57例;平均年龄57±7.5岁,使用随机数字化分组方法,治疗组64例,对照组63例。两组之间年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标准:年龄30~80岁,发病时间为3天以内,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头颅CT提示有出血灶或者低密度灶或者在早期(24小时以内)没有异常影像改变,没有影响肢体功能的其他疾病,诊断符合1996年国家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1]。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无定位体征和头颅CT影像学改变,有严重的肝、肾、心功能障碍,严重痴呆。组织方案:①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及诊断,危重患者进入监护室,一般患者进入卒中病房;②主管住院医师对患者进行分级评估,接诊护士随机安置患者进入卒中病房和普通病房;③3天内在神经内科的带领下召开卒中小组会议,讨论病情,制订卒中计划;④对卒中患者者采用制订的标准化方案;⑤普通患者与卒中单元患者分别由两名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观察项目和评价指标:用(Barthel index)做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参照欧洲脑卒中评分表(ESS)评分评价肢体活动能力、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评价。治疗方案:①卒中单元组: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积极进行病因追查;纠正高血糖,对危重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重症患者进入监护病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积;康复、心理、营养、教育分别由医生、责任护士、康复师管理负责。②普通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没有标准的治疗指南,治疗方案随机根据患者出现的情况处理,没有专业卒中小组,没有标准诊断、检查项目,康复、心理等作用疗法由医生开具医嘱执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采用t检验然后分析。
结果
两组之间基础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评价:BI、ESS指标、患者家属出院时满意度、住院费用,两组之间各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分析P<0.05。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之后的90天随诊时间内没有出现死亡。
讨论
卒中单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和医疗管理模式,在循证医学分析中其效果优于单纯溶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2],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减少了以往以药物治疗为主的传统理念,重点观察了卒中患者在卒中单元内和传统普通治疗方案采纳以后,对生活质量、肢体康复方面的影响。卒中单元模式下,患者活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促进患者的肢体使用,ESS就是重点反映活动能力的指标,与普通、传统治疗方式比较有差异性。卒中单元内,卒中患者生活能力评价[3]指数较普通卒中患者有显著的改善,提示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有质量。卒中单元内含有心理治疗的内容,且其本身就是很好的一种心理疗法。这与其他医院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发现的问题:首先,传统的疗法和卒中单元标准化疗法有重叠的方面;其次,卒中单元中的内容丰富,可以继续扩大、扩展;第三,卒中单元制订标准方案时要有我们中国特色,可以在诊断后分析第一、第二诊断的概率化,如百分制方法。同时,我们也应该体现中医中药的特色医疗。另外,我们在运作卒中单元的过程中,感觉到时间不足、人员不足、经费困难等因素,需要我们发展卒中单元的内涵,加以解决。总之,卒中单元的治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经济、高效、合理的治疗措施,适宜于我们国家的医疗发展,是一种管理下的治疗模式,是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77.
2 王拥军.卒中单元:脑血管病医疗的方向.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4):215-217.
3 王拥军,主编.现代神经病学进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4-76.
关闭
忘记密码?
更多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
更多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