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脑心聚焦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治疗前后血脂含量的变化
发布于:2007-08-08 浏览次数:816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电针可使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电针介入治疗时间点有其重要性,早期介入治疗能更有效的控制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后的血脂水平,疗效更好,提示电针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是电针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24小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三月第三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采用FeCl,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电针术前干预及脑缺血后全程治疗,通过酶法及选择性沉淀法测定治疗前后血脂。研究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治疗前后血脂含量的变化,为临床针灸治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疾病提供实验室数据及对策。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施昱丞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治疗前CHO、TG、HDL-C及LDL—C血脂四项,各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中CHO、TG、LDL-C升高和HDL-C降低,发生血脂异常现象。治疗后,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的CHO、TG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升高没有显著差异(P〉0.05)、LDL—C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Ⅱ组的LDL—C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中CHO、TG、LDL—C降低,HDL—C升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较早电针治疗Ⅰ组比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较迟电针治疗Ⅱ组更好。

       因此可见电针可使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电针介入治疗时间点有其重要性,早期介入治疗能更有效的控制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后的血脂水平,疗效更好,提示电针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是电针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