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中心
脑心聚焦
学会快讯
医药共享
走基层
典型病例
脑心同治用药标准
在线调研
学会之窗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往届回顾
会议中心
会议报道
会议信息
学术讲坛
专家访谈
精彩资料
特色服务
文献检索
继续教育
下载中心
名医名方
积分兑换
科普分会
分会简介
主任委员简介
治未病快讯
人活百岁不是梦
关于我们
脑心同治
专业委员会
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自动保存
忘记密码
新闻动态
脑心聚焦
学会快讯
医药共享
走基层
典型病例
脑心同治用药标准
在线调研
学会之窗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往届回顾
会议中心
会议报道
会议信息
学术讲坛
专家访谈
精彩资料
特色服务
文献检索
继续教育
下载中心
名医名方
积分兑换
科普分会
分会简介
主任委员简介
治未病快讯
人活百岁不是梦
关于我们
脑心同治
专业委员会
产品介绍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脑心聚焦
脑心聚焦
颈动脉斑块,不同部位,不同结局
发布于:2009-08-06
浏览次数:967
分享到: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致死性斑块形成时,颈动脉的一段会急速扩张,但其他两段却不会,不会扩张的位置易发生致死性卒中。
MRI显示,左右颈动脉的颈总动脉部位在复合斑块形成后,管腔会扩大11%,以保证血液流动。与此对应,颈内动脉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管腔缩减16%,而且动脉壁也会平均增厚14%。该研究结果来自于191例无症状颈动脉疾病患者的MRI分析。
J. Greg Terry在一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窦部位会发生大量的严重栓塞,而颈总动脉部位很少发生,似乎这个部位受到了保护。”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颈动脉不同部位对斑块的响应差别极大,研究人员假设是源于动脉的解剖结构不同或局部的血流方式影响,可能由个体遗传或其他因素导致。
关闭
忘记密码?
更多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
更多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