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精解2008 ESC:心力衰竭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
近年来,心力衰竭(心衰)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上世纪50~60年代,弗明翰研究中心的六七成男性和女性心衰患者在5年内死亡,到了上世纪90年代,该中心男性和女性心衰患者的5年病死率下降了一成之多。最新前瞻观察研究显示,2000年法国单家医院的心衰患者7年病死率为67%。加强综合性治疗,严格遵循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心衰患者生存率的确实有效手段。2008年欧洲心脏学会(ESC)新版心衰指南的出台和诸多临床试验的揭晓,正是撬动心衰研究进展的支点。
2008 ESC心衰指南翻新
定义 新版指南首次涵盖慢性和急性心衰,予以心衰更为全面和明确的定义,体现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指南指出,心衰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具有典型静息或运动时气急和(或)疲乏等心衰症状,肺充血或踝部水肿等液体滞留征象,以及具有静息时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障碍的客观证据。
新版指南指出,大多数心衰患者在静息或运动时均有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者常有心衰症状和(或)体征,且左室收缩功能得以保存,故新版指南中称之为“左室收缩功能保存的心力衰竭(HFP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