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脑心聚焦
将收缩压作为血压的唯一指标?
发布于:2008-08-11 浏览次数:957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长期以来,我们一般采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述血压水平。因此在高血压的诊断、疗效监测与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同时关注收缩压、舒张压及/或脉压等指标,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复杂,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高血压的满意控制率。在刚刚结束的ESH2008高血压年会上,著名学者Lindholm等三位专家提出将收缩压作为衡量血压水平的唯一指标,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研究表明,与舒张压相比,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呈逐渐升高趋势,而舒张压在50岁前逐渐升高,50岁后却逐渐下降。众所周知,年龄与血压水平均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既然年龄与收缩压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在血压的常用指标中,收缩压水平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血管危险水平的增加,因而以舒张压作为老年高血压诊断及危险分层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NHANES(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研究表明,在美国50岁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60岁的人群中,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此种类型高血压的患者则占到了90%以上。以往,人们曾认为舒张压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然而,专家们综合分析临床试验的数据发现,积极控制收缩压更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获益。
    此外,循证医学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难控制,即使舒张压的控制率达到100%,收缩压的控制率也还不到50%。因此,以舒张压作为治疗目标会使大部分患者的收缩压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相反的,如果以收缩压的治疗为重点,几乎不会出现舒张压控制不理想的局面。
    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专家呼吁高血压的治疗应更加针对收缩压的控制。而且收缩压的记录更为容易也更为准确(由于柯氏音第IV与第V音的掌握标准不一致常常导致舒张压检测值具有一定主观性)。如果以收缩压作为血压测量的唯一指标,可使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简单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于血压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有40%的高血压患者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在40到50岁之间的患者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亦占到约三分之一。因此,推荐年龄小于50岁的高血压患者仍应兼顾收缩压及舒张压。但这只是高血压患者中的一小部分人群,并不能因此掩盖收缩压对于绝大多数患者的重要性。即使是那些50岁以下的患者,虽然舒张压应控制到目标值,但收缩压仍应作为治疗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