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脑心聚焦
识别和治疗易损斑块是否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
发布于:2008-07-24 浏览次数:795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传统观念认为,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是决定病情轻重的主要因素,但研究发现70%的冠心病患者主要死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继发的血栓形成与心肌坏死,而病变往往是临床上无先兆症状的轻、中度狭窄病变(狭窄程度40%70%)。这表明斑块的形态、组成和炎症反应比管腔的狭窄程度对急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预测更为重要。所谓易损斑块,是指易于形成血栓或可能迅速进展为罪犯病变的斑块,其共同特点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很薄,下面是一个大的脂核,在斑块与正常血管壁的连接处有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另外还包括部分未破裂斑块,如斑块表面内皮脱落、覆盖血栓和突入管腔中的钙化结节,这些病变也可以导致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易损斑块和正常血管壁之间机械牵拉力增加也是导致斑块破裂的一个原因。易损斑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但是,对易损斑块的识别和治疗是否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呢?